1月14日国际 国内金融要闻一览
国际要闻:
1.低油价更加有利于沙特 在周二,CNBC的吉姆·卡莱默(Jim Cramer)称,石油过剩将有助于沙特阿拉伯摆脱竞争。 克莱默在“街上抗议”中称:“我知道来自大陆的哈罗德·汉姆(Harold Hamm)今天早上说油价下跌将会损害沙特阿拉伯的收益。不过,我不这样认为,因为沙特阿拉伯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即排除美国的石油生产。”
2.人民币波动剧烈 美国交易者随时盯紧 据BI报道,新年伊始,中国市场的波动性主宰了全球市场的情绪和走势。这意味着:每天早晨一睁开眼,美国交易者就不得不开始紧盯一件事——在岸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差价。概括地讲,在岸人民币汇率由中国政府来设定;离岸人民币汇率则由市场力量来决定。
3.印媒:中巴经济走廊或受阻 印媒称,巴基斯坦大力宣传的46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陷入困境,因为北京对途经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路线持保留态度。
4.美国原油库存减少 油价上涨 据CNBC报道 周三原油期货价格在八天内首次上涨。虽然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下跌,但现在油价已经突破30美元大关。周三标准时间1时44分,WTI油价上涨44美分,报30.88美元/桶。周二WTI油价下跌97美分,报30.44美元/桶,当日的最低值曾达到29.93美元/桶,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03年12月。
5.这5大原因导致原油暴跌72% 据CNNMoney文章,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幅度震惊了更多的投资者。本周二,国际油价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次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。年初至今,最新的抛售狂潮导致国际油价下跌了19%。这意味着从2014年6月份每桶108美元的高点,原油价格已经暴跌了让人难以置信的72%。
国内要闻:
1.发改委: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 国内油价不降 成品油新定价机制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。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,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,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。而最新数据显示,国际油价已经稳定在40美元/桶,美油已跌至31美元/桶附近。分析人士预测,在未来的几个月中,石油价格可能降至每桶20美元。也就是说,按照新定价机制,国内油价短期内或难再下调。
2.李克强:再推简政放权措施 持续为企业减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决定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,让市场活力更大释放;确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,使更多创新型企业得到政策支持。
3.中国经济放缓但仍可持续 据CNBC报道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拉加德12日指出,增长放缓但却更可持续,从长远角度来看,中国经济增长将有利于全球经济。
4.仇保兴:中小城镇发展面临三大机遇 从曾经的“小上海”到现在落后于周边县市,兰溪被当地人称为“没落的贵族”。拥有1300多年建县历史的兰溪,2015年迎来其新中国成立以来撤县建市的30周年纪念。30年前,兰溪是全国第一批、浙江省第一个撤县建市的县级行政区。但是,从1996年GDP总量首次被义乌超过开始,兰溪就已经呈现出没落的迹象。
5.海关总署:12月出口上涨是暂时的 不代表一种趋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月13日(星期三)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5年全年进出口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